近日,南陽新野一小區快遞代收點推出新規:為防止偷竊和誤拿丟失,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,不拍人像留證,不準拿走快遞。不少市民對此質疑,此舉會泄露隱私嗎?被人拿去人臉識別付款怎么辦?快遞代收點強制拍照合理嗎?
客服回應,拍照是為識別是否是本人,不會儲存個人信息,但該出庫儀器介紹顯示其自帶儲存人臉照片功能。
不拍人像 不準取件
11月初,家住新野小區的王女士,來到小區附近的百世鄰里快遞代收點,當她像往常一樣出示取件碼,從貨架上拿好快遞準備出門時,突然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:“快點快點,對著攝像頭拍個照!”這時,王女士才發現,放在代收點門口的電腦上安裝了攝像頭,取快遞的人都必須留下人像照。
據了解,不拍人像不準取件工作人員稱,拍照就是為了防止快遞被人誤拿或者偷走,否則東西丟了,代收點是要承擔損失的。
聽到這樣的理由,王女士當場表示拒絕。但沒想到對方態度十分強硬:不拍照,你就別想拿走快遞!
無奈之下,王女士也只得“照規矩辦事”。但對于拍照的事,她和周圍居民都無法接受。一是自己的誠信無端遭人懷疑,真很“傷自尊”;二是代收點沒有對個人隱私的保障承諾和措施,萬一人像泄露,甚至被做不法用途,后果不堪設想。
隱私泄露 想想都怕
“百世鄰里”周邊有數個居民小區,都共用著這個快遞代收點。平日里,人流不斷,貨架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。
對于拍照領快遞,不少市民覺得“想想都怕”。
市民周女士:“大家都很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,如果因為拿快遞這種事情被拍照,即便對方承諾不會用在其他方面,也會覺得非常不安。”
市民黃先生:“能夠理解快遞代收點的想法,但并不支持這么做。取件碼、簽名、監控錄像等都是留下憑證的方法,根本不需要通過這樣簡單粗暴、涉嫌嚴重侵犯他人隱私、易造成嚴重后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”
而居民們的疑惑和害怕并不算是“空穴來風”。此前央視新聞就曾報道過“2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”。
據悉,在某些網絡交易平臺上,花2元錢就能買到上千張人臉照片。這些照片若落入不法分子手中,照片主人除了有可能遭遇精準詐騙,還有可能因人臉信息被用于洗錢、涉黑等而卷入刑事訴訟!
可以說對于人臉識別信息的使用的用途上,信息保存的規范上,個人隱私的安全上都需要大大地打一個問號。
據調查發現,國內的信息販賣在監管重拳整治下已得到遏制,但信息販子在一些更為隱秘的境外空間內仍然猖獗,不少信息販子正在兜售快遞數據,有信息販子稱可查詢實時快遞數據。
在信息販賣市場,一手料子貨源緊俏。據信息販子透露,一般來一批貨一天基本上就沒有了。通常情況下,為防止黑吃黑,信息買家會要求信息販子提供小部分數據來測試。在測試之下,信息販子發送過來1305條快遞數據。這些快遞信息包括日期、收件人姓名、收件人電話、所購物品規格、價格、數量等多個維度,日期在2020年8月16日~24日不等,快遞種類涵蓋金華中通、百世匯通、中通廣東、金華申通等多家快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