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不易,要在競爭成紅海的市場,扮演挑戰者更不易。
快遞行業就冒出了這樣的挑戰者:眾郵與極兔。相比于背靠京東,低調潛行的眾郵,高調的極兔多少顯得速度快一些:5月初傳出消息,剛剛起網兩個月的極兔,全網業務量突破100萬件;7月初又傳出消息,極兔全網日單量已穩定在500萬以上。按照其發展目標,預計其年底將實現日均1000萬票。
如此“突飛猛進”的成績,固然鼓舞了網內人員信心,但也迎來了對手的警惕。
早前,某通達系快遞總部下發通知,要求全網各網點禁止代理極兔速遞業務。通知指出,攬派兩端加盟公司不得已任何理由、任何形式代理極兔速遞業務。此外,部分區域的通達系加盟商也有聯合“封殺”極兔的舉措。
聯合“封殺”極兔.jpg
隨著上述動作的進行,極兔面臨一系列挑戰也愈發顯現。
01“圍堵”極兔
極兔起網時間不長,但卻做到了深度覆蓋,原因之一在于代管代派。一名網點負責人稱,“可以說通達系能到地方極兔也能到,甚至某些通達系快遞到不了的鄉鎮,極兔也借其他幾家通達一起下去了。”
這樣的舉措,對于通達系總部而言,則是一種“侵犯”:“低價搶量,又借通達資源完成,通達多少年辛辛苦苦鋪的末端,卻為別人做了嫁衣,擱誰誰愿意。”
在這名網點負責人看來,極兔之所以能吸引網點為己服務,可以歸納為兩方面原因:一是重金激勵,據介紹,“極兔給二級的價格都快趕上通達一級的價格了”。二是虧損倒逼,“原先的加盟商除了罰款和苦力就是任務,各種費用下來,有些甚至還要倒貼。”
據這名網點負責人介紹,其所了解的網點“一看到極兔派費又高,收貨價格又低于通達,都搶著做”。面臨如今總部出臺的政策,一些網點也采取了應對舉措,“有些不和通達的件一起派,有些重新租了一個小柜臺,單獨放極兔的快遞。”
在其看來,目前雖然在“圍堵”極兔,但尚未達到目標,原因在于:加盟制網點與總部是合作關系,總部并不能對網點形成強管控。但其也表示,人最在乎的還是錢,如果總部在政策之外,給出的紅利大于極兔的“利誘”,或許會起到效果。
也有農村物流創業者對當下通達百減派費、搶客戶以及總部的一些管理舉措頗有怨言。他介紹說,好多站點已經堅持不下去,自己也要賣站點生存了。“沒有極兔之前,通達百相互降價,現在各地又出現了通達百一起抵制極兔的現象,阻是阻不了的,加盟制的公司,腳踏兩支船三支船的多的是。”
聯合“封殺”極兔.jpg
02極兔“補課”
1.網點
雖說正在進行中的“圍堵”效果如何還未知,后續是否有新舉措也未知,但極兔的弱點卻在顯露。首要的就是最脆弱的末端。
極兔能迅速起勢,一方面得益于并購龍邦速運,既得到了快遞經營許可證,又得到了龍邦速運多年的網絡資源,另一方面廣覆蓋的OPPO等手機店也成了極兔迅速鋪開的助力。而且,極兔給予加盟商的補貼也有一定的競爭力。一份極兔在金華鄉鎮招商的信息顯示,除了開出1.2元/票的派費,同時其還給予一次性房租補貼15000元,若當月簽收率達到92%以上,按承包區補助2000元/月,補助周期為3個月。
據極兔速遞的一份宣傳手冊顯示,通過直營+加盟的方式,極兔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,目前其全國省市覆蓋率達到100%,區縣覆蓋率為98%,鄉鎮覆蓋率為90%。
另據一名極兔加盟商透露,“8月份,總部將出16億建代理點,10月份敲定末端,建立類似于菜鳥驛站的站點”。該消息如若屬實,則意味著極兔又開始了一項新挑戰:無論是順豐豐巢,亦或者是菜鳥驛站,都是經過大量的時間與資金所打造出來的,最重要的是有貨源、有流量,而目前極兔的貨量還在提升中。
而欲提升貨量,極兔就要提升產能。
2.產能
資料顯示,目前極兔在全國投產78個轉運中心,匹配50套高速自動線,分批投入超過500組的矩陣分揀設備,全力打造高效智能的分揀體系。此外,其在全國還擁有1043臺長途運輸車輛,其中354臺為自營車輛,加之自主研發的運力調度云端系統,可以實時跟蹤車輛在途情況。
這樣的實力,對于一家剛剛起網的快遞新秀而言足以稱道,也能夠支撐當下的貨量,但要想再進一步,則需要更大的投入。據極兔內部人士稱,“目前,極兔很多轉運中心在升級改造,有的換更大場地,有的上自動化設備,之前太快了,就像打仗,剛打了一個勝仗,不得不休整一下。”
從長遠看,極兔若想勝出,產能建設也是關鍵。對比通達系快遞,中通后來居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轉運中心與車輛建設領先,從而讓其在成本上更勝一籌。如今,極兔要低價搶量,憑的是“一時之勇”,要想持續輸出,還需要基礎能力支撐。除了場地短板在克服,一些加盟商也反饋,希望總部在“三段碼”研發應用上加快速度。
3.資金
無論是補末端,還是提產能,都牽涉到一個關鍵問題:資金。
目前快遞市場集中度高,一線快遞均已上市,獲取資本助力相對于極兔更加容易,多年來打造的規模優勢與成本管控優勢也一時難以撼動,早前也不乏后來者,最終卻憾然離場。
而極兔的背景是東南亞領先的快遞公司J&T,加之oppo系經銷商攜資加盟,以及與地方代理商合作持股,給了其開疆辟土的資金底氣。從極兔的舉措來,其也試圖迅速鋪開局面,早日實現盈虧平衡。加盟商的底氣也來源于對總部的資金實力的信任,有極兔加盟商稱,“現在不差錢,以后肯定會融資的,聽說現在錢夠燒兩年。”
從目前市場反饋看,為打開市場,極兔“燒錢”速度也著實驚人。《每日經濟新聞》曾報道,其從一位從“通達系”快遞公司轉到極兔速遞的快遞員處了解到,目前使用極兔速遞寄快件享全國首重5元的優惠。“這比通達系便宜了一倍。”
對于一個新進入者而言,除了這樣策略,似乎又沒有別的選擇。當下,快遞市場競爭激烈,本身“通達系”快遞單票快件平均價格與單票成本都在持續下行,極兔要想“虎口奪食”,只能低價競爭。一名極兔加盟商也坦言,“極兔能發展到什么程度,要看價格”,不過他也糾結,“也不可能一直虧,但是如果漲價,會不會量就下來?”
這也是極兔作為挑戰者的難題所在:對比通達系,其業務量尚小,也未形成規模效應,成本相對較高,但要想破局只能低價,價格比通達系低,成本比通達系高,考驗的是資本,也是管理。
4.管理
從J&T在東南亞發展情況看,其創始人與團隊領導力與戰斗力強悍,入局中國市場后,也大肆從同行挖角。另外從目前市場反饋看,以oppo系為代表的加盟商能力卓越。這也是“撐”極兔者理由之一,一名快遞行業從業者贊許稱,“極兔能三四個月發展成這樣真的非常棒了,也非常來之不易,oppo系的團隊很團結,執行力都很強。”
但質疑極兔者則認為,中國市場與東南亞市場情況大不相同,中國激烈的競爭環境,相對較高的服務標準,以及超低的價格,對管理團隊的挑戰陡然提升。對于極兔而言,總部需要合適的本土管理人才。在地方,雖然oppo手機經銷商成為極兔鋪網的助力,戰斗力也強悍,但是快遞與手機畢竟隔行如隔山,利潤更是沒法比。經驗不足+利潤微薄+辛苦操持,以及當下的“燒錢搶市”,也考驗著他們的耐心。
此外,管理水平的另一個體現是服務水平,作為后來者的極兔尚未打響品牌,從一些社交平臺網友的評論看,也不乏對極兔服務的吐槽。極兔若想打贏持久戰,服務水平的提升也需要提上日程,當投訴過多,對于一些商家而言或許在價格之外,也會多一些其他考量。不過據極兔加盟商反饋,目前其總部層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,“最近貨量減了,派送一點壓力沒有,條例變多了,比之前管理嚴格了。”
5.貨量
盡管有上述挑戰,但依然有不少人士對極兔的發展表示了看好,一方面有資本支撐,一方面oppo系團隊,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貨量。
據悉,極兔速遞早前已經接入拼多多、當當網、蘇寧易購、蘑菇街、抖音、快手等十余家電商平臺,此外消息稱oppo商城件目前也已安排極兔派送。在部分人士看來,一旦極兔日均業務量達到千萬量級,其它快遞公司想再遏制已經發展壯大的極兔就變得艱難許多。
電商合作平臺下單渠道.png
單就貨源而言,極兔也面臨著各種矛盾:低價搶量,除了燒錢,又要和通達廝殺,但現階段能力的不足又讓其不得不借力通達網點;時至今日無法對接淘系,自身相當部分訂單來源于拼多多,而且據稱極兔還想要資本面前的獨立性和選擇權。
而要克服上述挑戰,極兔首先要做的依然是“打鐵還需自身硬”。畢竟,快遞之所以能以極低的價格支撐著電商包裹運輸,雖然有價格戰的因素,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成本的降低。就電商物流而言,對任何一家平臺而言,當前無論是自建還是入股,都意味著大筆的資金投入。極兔雖然成長迅速,當前依舊“弱小”,想要資本面前的獨立性和選擇權,也要證明自身當下的價值與未來的潛力。
03結語
過去數些年,快遞這片市場,也不乏攜重資入場者如紅樓國通,也未嘗沒有背靠資源者,如如風達、品駿,也有過全峰這樣的黑馬,但均憾然離場。現如今,競爭相比之前更加激烈,快遞行業的單價跌幅也是逼近3年來的極值水平。
極兔與眾郵來襲,能否做大,既靠背后平臺是否給力,更靠自身努力。不過,同樣需要承認的是,即使當下面臨種種挑戰,新入局者成長迅速,并且也像一條鯰魚一樣,讓行業發生著改變,比如穩定末端,比如貼身近戰,“帶血”的價格戰或許會加速行業的洗牌。